xiùshǒu

袖手


拼音xiù shǒu
注音ㄒ一ㄡˋ ㄕㄡˇ

袖手

词语解释

袖手[ xiù shǒu ]

⒈  藏手于袖。表示闲逸的神态。

⒉  藏手于袖。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藏手于袖。表示闲逸的神态。

唐 韩愈 《石鼎联句》序:“道士哑然笑曰:‘子诗如是而已乎?’即袖手耸肩,倚北墻坐。”
元 无名氏 《村乐堂》第一折:“没揣的两鬢秋,争如我便修身闲袖手。”
清 曹寅 《贺新郎·又昭序皇和词甚美五迭前韵》词:“此目枫亭闲袖手,瞥一双游刃腾空怕。擣虀具,且高掛。”

⒉  藏手于袖。谓不能或不欲参与其事。

《晋书·庾敳传》:“参 东海王 越 太傅军事,转军諮祭酒。时 越 府多雋异, 敳 在其中,常自袖手。”
宋 陆游 《书愤》诗之二:“关河自古无穷事,谁料如今袖手看。”
明 李介 《天香阁随笔》卷一:“予谢曰:‘吾幸获同舟,公等努力,而予袖手,独不愧于心乎?’”
张天翼 《新生》:“他们不甘心袖手看着自己家乡受糟踏。”

国语辞典

袖手[ xiù shǒu ]

⒈  手藏在袖子里。比喻在一旁观看而不肯参与其事。

清·邵瑞彭〈西河·征战地〉词:「袖手夕阳时世,共齐、梁四百僧房闲对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袖手"的意思解释、袖手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对犯了错误的同志,要热情帮助,而不应该幸灾乐祸,袖手旁观。

2.见到叶成如此斩钉截铁,南宫郝也是无奈,将目光投向了南宫雄,后者轻抬了下袖手,在盯了叶成片刻之后,见其从容自如的饮茶,眼神之中也是有着一些赞许的神色。

3.在一旁袖手旁观,从来不曾见义勇为,有时甚至助纣为虐。

4.在一旁袖手旁观,从来不曾见义勇为,有时甚至助纣为虐。

5.一百零七、你们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,难道我能袖手旁观吗?

6.今日,体味到薛大人一心为民的戚戚之情,我等也不敢洁身自好、袖手傍观;愿听从薛大人地差遣,也不枉薛大人的厚爱!

7.大家忙成一团,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,袖手旁观地站在那裡。

8.大家忙成一团,她却像个没事人似的,袖手旁观地站在那裡。

9.看到路上有行动不便的人需要帮忙时,请伸手相助,千万不要只是袖手旁观。

10.对他的错,我们应该主动帮助,不应该袖手旁观。